仙人崖石窟位於中國甘肅天水,屬麥積山之一部份,始建於南北朝,距今有超過一千五百年歷史,宋朝時稱為「華嚴寺」,至明代時,永樂皇帝賜名為「靈應寺」。


由景區入口去到參觀的地方得要走一段路,途中有些會脫皮的松樹,花紋十足十迷彩服。


仙人崖過去曾有不少高人修行,所以山上建有不少寺廟和道觀,外貌古樸。


東壁的建築物甚為疏落,岩壁上有些塑像殘跡,感覺淒涼,西壁則地方較大,廟宇亦較多,感覺熱鬧些。


崖壁到處都是焦痕,據導遊講,明末時朱姓皇族曾逃亡到此,清兵趕盡殺絕並縱火燒山,大部份寺廟慘遭焚毁,就連岩壁亦被烈火燻黑。


出乎意料,寺廟內的塑像大多保存完好。中國人向來「包容」,所以仙人崖上滿天神佛,儒佛道三家,只差耶穌基督。


西面岩壁上髹著「仙人送燈」幾個字,其實所謂「仙人送燈」原是「秦州(甘肅)八景」之一。古時每逢夏天,仙人崖上螢火蟲與油燈相互輝映,觀之以為是神仙攜燈往來,故有此說法,可惜如今污染嚴重,螢火蟲早就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