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邊業銀行大樓位於中國遼寧瀋陽市瀋河區,於民國十九年(1930年)落成,原是邊業銀行在瀋陽的分行大樓,邊業銀行是中華民國時期奉系軍閥張作霖及其子張學良的私人銀行,現時大樓已被改建成金融博物館。


大樓建築風格中西合璧,大堂內有多個一比一的人形蠟像,呈現民國初年時的景象,頗為有趣。


博物館內大部份展廳都不能拍照,展覽的主題全是同錢有關,例如「中國錢幣發展史」、「世界各國錢幣」或「銀行發展史」,其中一個房間甚至放了一個財神像,俗不可耐。


地牢的金庫仍然保持着昔日原貌,現在裏面當然是空空如也。


當時邊業銀行除辦理存款放貸、貼現和匯兌等一般銀行業務外,還可以發行貨幣和代理國庫,為東北三省北最大银行,張氏父子佔銀行95%以上的股份。


其中一個展廳模擬真實的股票交易所,滿眼儘是五光十色的圖表和數字,銅臭味十足。這是對資本主義的諷刺呢?還是對所謂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嘲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