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故宮又稱為後金故宮或盛京皇宮,位於,中國遼寧瀋陽市中心,是後金入關前的皇宮和清朝遷都北京後的行宮(奉天行宮) ,始建於1625年,建築風格具有獨特的滿、蒙、藏特色。


東路的大政殿原稱「大殿」,也稱八角殿,始建於清太祖天命十年(1625年),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更名「篤恭殿」,康熙年間才改稱今名。


大政殿是皇太極和諸位貝勒及王公大臣討論國家大事和舉行重大典禮的地方,順治帝也在這裏登基即位。大政殿為重檐八角亭式建築,徹上露明造。


大政殿殿北為鑾駕庫,曾存放皇帝儀仗,現已改建成展覽廳,展出清朝的皇室玩器。


瀋陽故宮中路建於皇太極時期,特點是「宮高殿低」,即居住部分位於高台之上,俯瞰理政的正殿區域,此建築特點源於滿族人喜居於台崗之上的生活習慣。


清寧宮原稱「正宮」,是整個後宮範圍內最重要的建築物,為皇太極和皇后的居所,建於天命十年(1625年),原為皇太極登基之前的王府所在地。


雖說是皇帝的住所,清寧宮的內櫳卻十分簡陋,無甚華麗裝飾,冬天瀋陽非常寒冷,所以設有灶床。


其他妃子則居於其他規模較小的宮室,這些宮室內的陳設大致上都是差不多,沒甚麼特別。


眾宮室當中以永福宮最特別,因為永福宮的主人正是大名鼎鼎的孝莊太后。孝莊太后的兒子是順治,孫兒則是康熙。

